息县:小香菇撑起乡村振兴“致富伞” 天天视讯
(资料图片)
走进信阳市息县彭店乡香菇种植基地,放眼望去,一座座标准化香菇大棚鳞次栉比。大棚内整齐的架子上分层排列着一个个长约半米的香菇菌棒,菌棒上长满了姿态各异的香菇,可谓是“座座大棚绽放菇花,处处弥漫菇香”。村民们穿梭于各个大棚间采收蘑菇,一派繁忙,肥硕可人的香菇撑起了乡村振兴的“致富伞”。
“基地现在有40座菌菇大棚,占地16000平方米,目前是出菇旺季,日均产量5000斤左右。我们培育的香菇菇肉厚、菇腿短、口感好,供不应求,产品主要供应江苏、上海等地。”彭店乡香菇种植基地负责人吴霞介绍,“香菇基地采用高标准钢结构材质,配备最新一代食用菌专用成套恒温设备,有效提高了香菇的出产率。”
彭店乡地处淮河生态经济带,自然环境适宜香菇生长,也造就了独特风味的彭店香菇品牌。彭店香菇采取纯天然、原生态的种植方式,种植出来的香菇朵形圆整、菇质肉厚、花纹自然,口感更是脆嫩爽滑、鲜美馥郁,被誉为“息县十宝”之一。
“我平时在香菇大棚打工,一个月有2000多块钱的工资。活不累,还能照顾家,挺好的。”正在采摘菌菇的村民方圆治说。
“香菇的生产周期短、见效快,生产过程中用工需求比较大,香菇基地解决了50余人就业,为附近群众提供了一个家门口就可以挣钱的平台。”彭店乡郑庄村负责人说。
小香菇发展成大产业,掘开了富民增收的“源头活水”。现如今,彭店乡已建成蘑菇产业基地4家,拥有256座香菇大棚,可满荷装载菌棒75万棒,年产香菇180万斤。彭店乡把食用菌产业作为“一乡一业、一村一品”产业扶贫主导产业,已建成集“ 种、销、育”为一体的蘑菇产销产业链,持续推进食用菌产业裂变式发展,建设“蘑菇之乡”,“小香菇”真正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“大产业”。(朱美惠 李梅 谢汝玉/文图)
相关新闻
- 息县:小香菇撑起乡村振兴“致富伞” 天天视讯
- 阿里影业(01060.HK)午后涨超8%,截至发稿,涨6.67%,报0.64港元,成交额2.76亿港元
- 热议:卡塔尔世界杯:阿根廷点球战胜荷兰晋级四强
- 浙江沪杭甬(00576.HK)拟7.9亿元收购浙商保险15.30%股份
- 奥普特董秘回复:公司贯彻落实党中央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的总要求
- 邢台216家“领跑者”培育企业实现科技特派员全覆盖 全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
- 有人不解,有人转型……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
- 2025年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
- 广西天气即将大反转 附赠狂风暴雨和冰雹
- 澳欲提升军用卫星通信能力
- 虚假宣传等老问题占比较大 车主权益如何保障?
- 广东省为困难退役军人设立应急救助基金
- 铁道部退票最新通知:旅客列车车票免费退票
- 军用气球:飘在战场夹缝中
- 第七十三集团军某旅组织军人子女“冬令营”
- 冬奥快评丨致老将:抱持热爱 意气风发!
- 西部战区统筹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戍边官兵
- 第78集团军某旅优化兵力火力作战编组
-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“商业道德”不能简单等同日常标准
- 军委机关营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创建工作